找到相关内容125篇,用时54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中论释》“初品”译注

    ,约十二世纪后半~十三世纪初) 在《菩萨行密意显明殊胜释》中,都曾广引此论解释寂天的《菩萨》“智慧品”。 (注 19)由此可以约略看出,《中论》对印度佛教的影响,一直延续到了十三世纪初,也就是...498中)但是《宝鬘论》中并未说“割截身体时身体不会觉得痛苦”。以是,月称引用此颂来成立 "菩萨割身不苦" ,此种论证是否恰当,仍有待研究。寂天在《菩萨》第七品中,也引用了《宝鬘论》这一颂说明,登地...

    释如石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6465846300.html
  • 中论释》「初品」译注

    来作为整个《中论》的思想架构;也就是,以凡夫菩萨位的大悲心、无二慧和菩提心三法为前导,再由此引入论的主体部分──与圣位菩萨十地相应的布施等十种波罗蜜多之,和佛的无学果位。至於此论不共的应成宗义和破...Vibhuticandra,约十二世纪後半~十三世纪初) 在《菩萨行密意显明殊胜释》中,都曾广引此论解释寂天的《菩萨》「智慧品」。 (注 19)由此可以约略看出,《中论》对印度佛教的影响,一直延续...

    释如石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6481946323.html
  • 往生净土的科学玄谈

    善根因缘,往生到相应的天界或他方净土「上求下化」去了,就像台湾优秀的大学毕业生大都留学国外、继续深造一样。当然,其中有些菩萨会「学成归国」,回娑婆继续利益众生;但有些菩萨则从此遍参十方佛土,不再重回...菩萨》说得好:「勿因小失大,大处思利他。」[63] 这个利生的重要原则,相信佛菩萨们应该可牢牢掌握。至少,比起一般庸俗凡夫,这些悲智双运的圣贤菩萨会更容易跳出人本的狭隘立场,从较宽广的角度、较长远的...

    释如石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6491546448.html
  • 创巴仁波切著:自由的迷思(2)

    那种强化物。  所谓“积聚福德”之戒行,与对待实物的方式有关。由于菩萨在止、观修持上的素养,他不会在喝茶时将茶杯打翻;他拿起茶杯,喝了茶,再好好地将茶杯放回去,没有轻率卤莽。《菩萨》(Bodhi ...发生。依经典中所述,发菩萨愿与菩萨道是证悟菩提或“根本智”(basic intelli-gence)之。证悟涉及更清晰地看到自身的迷惑,我们几乎无法面对看见自己隐藏的希望与恐惧、自己的轻浮与偏执时...

    创巴仁波切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6493946509.html
  • 华严经普贤行愿思想之研究

    总汇而成的广大果德结成普贤三昧,并以此庄严毗卢遮那佛的圆满果德。所以普贤菩萨所具有的大因华,与文殊菩萨所具有的大智利剑,才能严饰菩提佛果,二者均为上首菩萨,尤其是华严经中,二者的融通隐隐,涉重重,便...者所发出来的甚深坚固的大菩提心愿。倘若我们就大乘菩萨的六度万来看,一言以蔽之,就是以行愿为主,并以修证与见地为辅。所以省庵大师在“发菩提心文”中就说:“尝闻道要门,发心为首,修行急务,立愿居先。...

    杨政河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6561647456.html
  • 佛法伏藏与掘藏介绍和功用

    之所愿。”《幻化网秘密藏续》云:“彼时,诸相随众生心而显现。(如来)不离真如之座,随众生之业也而显现不同,就如镜中显影水中现月。”  菩萨在因地修道时,发愿在成佛时能以佛力化现,广度有情。如《菩萨...功德集三摩地名经》云:“智玛美巴滋济!对於希求正法的大菩萨,佛法的宝藏就伏藏于山岭、山谷和树林中。正法和陀罗尼将以经函的形式落入他们手中。”又云:“对於彼等心相续圆满者,乃至佛陀不在世间,佛法将从虚空、...

    珠古东珠仁波切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020548176.html
  • 论佛教道德体系及其主要内涵

    阿转多罗三藐三菩提。”②《菩萨》中讲,“一切无害业,令身力行之。愿彼见我者,悉获众利益!若人因见我,生起信僧心,愿彼恒成为,成办众利因!惟愿毁我者,及余害我者,及至辱我者,皆长菩提缘!路人无怙依,愿为...法则中运行,即“一切无常,一切法无我”。①《大智度论》上讲,“佛法有三种:一者一切有为法,念念生灭皆无常;二者一切法无我;……”“住是三昧中,观诸法念念无常、无有住时。”  “诸行无常”主要是指宇宙中...

    李华贵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022948234.html
  • 当和尚遇见钻石(2)

    应该和其他的经理人员分享资源。 此处所提出的是一个“一体”的概念。大约著述于13世纪之前的亚洲,一本名为《菩萨》(A Guide to the Way of Life of a ...正确的事物,而应该只是单纯地在能力范围内,当仁不让地所当、为所当为。事实上,一个越是优秀的经理或行政管理人员,越不需要任何来自他人的认可。母亲照顾幼弱的婴儿,是在正确的时期所做出的适切行为,并且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135949879.html
  • 二十一禅修手册(2)

    持戒。我们遮止散乱心,因为它是我们修止的障碍。为了增强修法的热情,我们应当反复思考修止的功德;为了提高理解力,我们则应当阅读诸如《功德乐道》和《菩萨要义》(英文为:”meaningful to ...,我们应当用这些提醒自己轮回的过患。当处于顺境时,我们不应上当受骗而仍要忆念,轮回的安乐是短暂的,如果我们贪著它们,就会被诱陷阱而不能拔。  上士道  我们应当日夜保持希求解脱之心,因为它是我们获得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162450198.html
  • 继承批判印顺法师的人间佛教思想

    印顺法师的“慈祥地微笑颔首”理解为印顺法师认可其“人间佛教禅法”的命题意象。接着,作者又陈述昭慧法师对印顺法师说:  导师!或许只有少数人才能像您这样做。所以对于那些广大的,愿意直菩萨,可是具足...方便。至于现代禅不同于印顺法师的主张,主要可归纳为四项:1)中观不是第一义唯一的言诠方式;2)对禅密净土持正面评价;3)对急证精神的肯定;4)“法眼清净的菩萨”才是大乘菩萨道的真义。展望未来全体中国...

    温金柯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5035755702.html